活性炭的碘值、亞甲藍值與孔徑分布及吸附能力的關系:
通過測定活性炭的孔隙分布及比表面積來選擇活性炭較為費時、費力,一般可通過測定活性炭的碘值和亞甲藍值來反映活性炭的微孔構造。碘值可反映了活性炭的微孔構造,也即對小分子的吸附性能,亞甲蘭值反應了對大分子的吸附性能。另外還有一些參數(shù)用來評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,如四氯化碳活性,糖蜜值、苯酚吸附值等等。這些參數(shù)在沒有可以采納的目標吸附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時,對于估計其吸附性能是十分有用的。碘值、亞甲藍值這二項指標仍然是目前衡量和評價活性炭的傳統(tǒng)指標。
經過研究發(fā)現(xiàn):碘值、亞甲藍值只能夠表明活性炭顆粒中細小孔徑的比表面積大小,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有吸附速率的問題,即凈水工藝中吸附時間是有限的,水處理中應用的粉末活性炭遠未達到完全吸附平衡?;钚蕴款w粒內部中等孔隙是有機物分子的進入通道,一般認為活性炭的中等孔隙越發(fā)達越有利于吸附動力學平衡,所以中孔是否發(fā)達決定了吸附速率。為了結合實際應用,我們不僅考慮粉末活性炭的總吸附比表面積(也就是碘值、亞甲藍值等指標),還要判斷粉末活性炭顆粒內部的孔徑分布是否容易達到快速吸附,即明確轉化為如何評價活性炭的孔徑分布是否合理。